倫敦┃英國國會廣場花園




英國國會廣場和大笨鐘、西敏橋、西敏寺都在同一個車站

地鐵:搭Circle, District, Jubilee線在Westminster Station站下車


巨大邱吉爾

從車站出來往西敏寺方向走就會到英國國會廣場,許多當代歷史大人物的銅像站在這。

英國國會廣場花園

邱吉爾 Winston Churchill

為演說家、軍官、歷史學家、作家與畫家, 20世紀英國保守黨籍政治人物,在1940年至1945年及1951年至1955年兩度擔任首相,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帶領國家對抗納粹德國。

鐵幕說,冷戰序

「從波羅的海邊的什切青到亞得里亞海邊的的里雅斯特,一副橫貫歐洲大陸的鐵幕已經拉下。」

-出自194635日,邱吉爾在美國密蘇里州富爾頓市威斯敏斯特學院發表演The Sinews of Peace 和平的代價演說,其中的鐵幕(Iron Curtain)被認為是冷戰開始的標誌,雖然蘇聯和西方關係尚未破裂,但其勢力正在擴張,西方世界需要團結,共同抵禦共產主義。


大衛·勞合·喬治

David Lloyd George, 1st Earl Lloyd-George of Dwyfor

英國自由黨政治家,1926年至1931年間擔任自由黨黨魁,1916年至1922年間兼任英國首相,領導戰時內閣。

生於英國曼徹斯特Chorlton-on-Medlock,祖先是威爾斯人,從小在威爾斯的環境下長大,是威爾斯民族主義的支持者,反對貴族與教會的特權,到目前他是唯一曾經任英國首相的威爾斯政治家。

巴黎和會 四巨頭之一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同盟國在1919年由四巨頭美國總統威爾遜、法國總理克里孟梭、義大利總理奧蘭多、英國首相大衛·勞合·喬治,在巴黎凡爾賽宮召開巴黎和會,以和平的名義由戰勝國簽訂了處置戰敗國的凡爾賽條約。

英國首相大衛·勞合·喬治在此時說出名言「This war, like the next war, is a war to end war.」意思是,戰爭常被冠上「和平」的名義,但事實上可能開啟下一場戰爭


第一座女性雕像-米利琴特.費塞特(Millicent Fawcett

20世紀英國女權運動先行者,以和平溫和手段,訴求女性參政平權,1928年,英國政府終於解禁種種限制,全面開放女性投票權,隔年,費塞特以82歲高齡在倫敦逝世。

2018年,為紀念女性獲得選舉權100週年,倫敦議會廣場(Parliament Square)豎立了Millicent Fawcett的雕像,為廣場上首座女性政治人物的雕像。

雕像由藝術家吉莉安·韋英(Gillian Wearing)設計,費塞特手持寫引用她1920年的演講「勇氣呼喚勇氣,無論何處」("Courage calls to courage everywhere")的橫幅。


揚·克里斯蒂安·史末資  Jan Christiaan Smuts

南非人,哲學家、政治家、律師及將領,1919~1924年和1939~1948年兩度擔任南非總理,南非歷史上具影響力的政治家、軍事將領與哲學家之一。

一戰期間

為英軍將領,在非洲與中東戰場參戰,1917年加入英國首相勞合·喬治的戰時內閣,唯一非英籍內閣成員,一戰結束後參與巴黎和會,主張建立國際組織以維持世界和平,成為國際聯盟憲章(聯合國)的共同起草者之一 ,二戰

期間擔任南非總理,帶領南非投入戰場對德國宣戰。

種族政策爭議

支持白人至上的秩序,推動南非與白人和解,對原住黑人與有色人種的公民權利持保留態度,直到才對種族政策鬆動,但未能推動全面改革,

揚·史末資一方面是英聯邦與國際和平制度的共同起草者,另一方面也代表了殖民時代南非白人統治的主流思想,因為帶領南非投入二戰,在歷史上是複雜的人物。

 

在倫敦搭了幾天地鐵發現地鐵滿簡單,路線清楚比起日本地鐵容易多,非常適合自助行。



粉絲團最新訊息不要錯過

IG拜託也follow一下下
id:2311.nina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