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印度區:印度教與佛教┃大英博物館

 


印度教

被稱為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有人認為印度教是超越人類起源的「永恆的法」,「永恆的規律」或「永恆的道路」超越了人類的起源。


印度教神像

迦梨

時母、難進母也翻譯為大黑女,是印度教的一位女神,陽性形態為卡拉,意思為黑色,也有時間的意思。

她是濕婆之妻雪山神女的化身之一,為威力強大的降魔相,迦梨被認為與時間和變化有關,象徵著強大和新生。

迦梨常見的造型

有四隻手臂、全身黑色、身穿獸皮上身赤裸、舌頭則伸出口外,

脖子上掛著一串人頭,腰間又繫著一圈人手。

四隻手中有的持武器,提著被砍下的頭顱,腳下踩著她的丈夫濕婆,是形象凶狠的女性。

迦梨給我的感覺很威猛,和傳統溫柔的女神很不一樣,如果迦梨生在我們這個時代,也許是個女戰士。

 

納塔羅闍

是濕婆的一個狀態,當濕婆進入宇宙之舞也就是「納塔羅闍」(Nataraja)的狀態,濕婆將會透過舞蹈摧毀一個疲憊的宇宙,並為梵天(創造之神)啟動創世過程作準備。

跳「宇宙之舞」的濕婆,也被稱作「舞王濕婆」,這是濕婆最經典的形象,是流傳至今的古印度濕婆像中最多的一種。

 

濕婆與雪山神女帕爾瓦蒂雕像

濕婆

與梵天、毗濕奴為印度教三大主神;在印度神話中,濕婆代表毀滅之神,而「毀滅」也有「再生」的意思,所以濕婆故也擁有了創造(轉化)的職能。

雪山神女帕爾瓦蒂

是雪山神(喜馬拉雅)的女兒,妹妹是恆河女神,前世是濕婆的第一個妻子娑提,因父親達剎反對與濕婆結合而投火自焚,毗濕奴安慰悲傷的濕婆,將娑提的屍體切碎投向世界各地,後來轉生為雪山神女。

 

「梵轉往世書」中曾說娑提親自對濕婆顯靈,告知她將以雪山神的女兒之形態復活。


迦樓羅

又音譯作揭路荼,漢語翻譯大鵬金翅鳥或金翅鳥。

印度神話中的巨鳥是主神毗濕奴的坐騎,隨著印度教和佛教的傳播,在東亞、東南亞和南亞,迦樓羅都有很大的影響,人民把迦樓羅當作力量的象徵崇拜。

 

中國,迦樓羅結合了古代傳說中的大鵬形象,稱作「大鵬金翅鳥」,為釋迦佛的坐騎之一中國西南的白族將迦樓羅崇拜和自身的金雞崇拜結合在一起,為鎮水患之神,作為自己的圖騰之一。


印度神廟建築

時間:18-19世紀

文物來源於印度

 

Śiva濕婆寺廟的模型,裡面有linga(林伽)

linga在梵語裡是「標誌」的意思,象徵古印度吠陀宗教、印度教神祇濕婆,是寺廟裡膜拜濕婆的標誌。

濕婆的林伽代表「吉祥的宇宙大神的標誌」,林伽也意味著,宇宙崩解之時所有的創造之物在此消亡殆盡,代表宇宙的毀滅與重生都來自同一位神。


佛教

起源於印度,是古印度宗教之一,受吠陀傳統與沙門傳統的影響,與耆那教在同時間開始發展。在孔雀王朝時代獲得正統地位,開始向外傳播。



雙身佛、歡喜佛

梵語:Nandikeśvara,直譯:歡喜自在(主)

是男女面對面交歡的佛像,目前只有藏傳佛教寺院中才有供奉樣貌大多是一尊雙體,面對面抱在一起合二為一。

歡喜佛中的明王站立或結跏趺坐,明妃經常手持法器或環抱男頸,單腿或雙腿環繞到明王的腰之後,呈現面對面的姿態。

 

明的形象有男女二神

明王:

明王的「明」(vidyā),為智慧光明(英語:Vidya (philosophy))的意思

明王是佛、菩薩之化現和真言與曼陀羅中的「明」的體現,為密宗理論中三輪身,及自性輪身、正法輪身和教令輪身中;

由如來大智所顯現之教令輪身,教令輪身化現忿怒威猛的形象,以摧伏剛強眾生之邪魔,稱為忿怒尊。


明妃:

為女性明王,在藏傳佛教信仰中,通常扮演明王的伴侶,她們是天界鬼神,以護衛佛教信仰為重心,

大乘佛教相信,其中有許多是諸佛、菩薩的化身,佛母、空行母也被認為是明妃的一種。

 

男性的明王具有能摧破諸難的威力,女性的明妃具有懷柔的功德。

在無上瑜伽中與修行者共修雙身法的也是空行母,空行母是一種女性的修行人。

女性本尊稱為佛母、空行母或明妃梵語稱為荼吉尼,通常是本尊的伴侶。


希臘式佛教藝術


這三尊神像的外表代表佛教希臘化的風格,三尊女神的動作正在跳舞,女神們跳舞時的神情神聖且世俗,古時候的神其實和人一樣,有喜、怒、哀、樂;

三位跳舞的女神在印度文化中舞蹈早期用於祭祀,時間久了也深入民眾生活。


亞歷山大東征時代,將希臘雕塑藝術帶到古印度區,這期間印度的佛陀深受希臘藝術影響。 


阿馬拉瓦蒂的浮雕


阿馬拉瓦蒂曾名陀尼耶迦多迦,公元2世紀曾是百乘王朝的國都,因此有非常多佛教古蹟,唐三藏曾於公元640年到訪阿馬拉瓦蒂,在此研究是佛教三藏經典一阿毘達磨藏。

從浮雕可推測出當時佛寺的外觀,佛陀在寺廟的入口,左右兩邊有信徒。


粉絲團最新訊息不要錯過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