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 大阪城 おおさかじょう

大阪城、名古屋姬路城及熊本城,並稱為日本三大名城。

豐臣秀吉時代

16世纪末1583年由豐臣秀吉開始建造,歷時8年完成,


大阪城是豐臣秀吉居住的宮殿,城堡設計堅固,擁有強大的防禦能力,大阪城加強了豐臣秀吉對大阪與日本控制力,是秀吉政權和軍事的中心。


文祿慶長之役(日语:文祿・慶長の役 朝鮮之役)

: 壬辰之亂壬辰倭亂 中國: 萬曆朝鮮之役

日軍登陸釜山

發生於 1592~1598年,大明萬曆二十年至二十六年,日本文祿元年至慶長三年,為日本、韓國、明朝的三國戰爭。


豐臣秀吉統一日本後,將征服目標放眼海外,15916月豐臣秀吉唐入り(入唐 遠征中國)之心已決,讓對馬國 藩主宗義智通知朝鮮王朝 宣祖李昖,表示將於次年春天假道朝鮮進攻明朝史稱『假道入明』,請朝鮮王朝協助。

朝鮮王朝方面,朝政分認為日本會入侵朝鮮與不會入侵朝鮮兩派,並派使者請明朝協助,不過沒有過度加強國防。

1592年(文祿元年),豐臣秀吉以朝鮮拒絕假道為理由,集結三十萬兵力入侵朝鮮。

1598年,豐臣秀吉去世這場戰爭最終結束,此戰爭對日韓中產生深遠的影響。


影響

朝鮮之役繪圖

中國明朝 方面:

雖然明神宗成功援助朝鮮王朝一起抵抗豐臣政權入侵,卻因為此戰消耗過多軍費,使得晚明財政困難,後來女真崛起,奴爾哈斥建立後金,明朝無力抵抗。

 

韓國朝鮮王朝 方面:

因為長期重文輕武,日本入侵無法抵禦,壬辰之亂使得全韓國成為主戰場,戰後為抵禦日本入侵,朝鮮王朝內部出現了明顯的政治分歧,對外政策必須與中國明朝和後來的清朝更加緊密,必須兩國都討好。

社會經濟面受到戰爭嚴重破壞,城市摧毀人口大量死亡,人民流離失所,古蹟文物摧毀,社會動秩序盪階級對立分裂,外來勢力侵略,使得政治體系動搖。

 

日本 豐臣政權方面:

雖然沒有成功征服中國,豐臣家政權也因為豐臣秀吉死亡沒落,但提高了日本的國際地位,加速日本對外擴張的腳步,為日本近代歷史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關原之戰

關原之戰

在朝鮮之役中家臣團因政治對立分裂,同時德川家康沒有出兵,保存了實力。

最近看了幕府將軍,真田廣之版本的徳川家康太帥。

1600年(慶長5年)9月以石田三成為首、上杉景勝、毛利輝元、宇喜多秀家等豐臣家臣,因不滿德川家康發動了關原之戰,此戰以三成主導的西軍敗落,天下的主導權落入徳川家康手中,正式接手豐臣秀吉政權。


德川時期對大阪城增建,加強軍事防禦與宮殿的華麗。

 

明治時代 ~ 至今



大阪城已逐漸失去政治與軍事地位,20世紀初期政府對大阪城進行保護修復與重建,使大阪城維持建築樣貌,


今日的天守閣是1931 年動工,至今日大阪城是日本歷史與文化重要的建築之一。


粉絲團最新訊息不要錯過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