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瑞芳 ▏水湳洞十三層遺址

開採金礦、礦山硫砷銅礦

金瓜石礦山於1890年代金瓜石開始開採金礦,

1904年(明治37年)分別在本山礦床、金瓜石溪北部山丘發現硫砷銅礦,礦石中蘊藏豐富的金與銀,金瓜石礦山硫砷銅礦的礦藏量數量龐大,有著高經濟價值。


田中長兵衛

初期金瓜石只有周圍和山頭的零星開採,1897年由田中長兵衛引進當時最先進的製煉技術與設備,開始系統性計畫性的經營礦山。

1905年發現硫砷銅礦,轉為金銅礦生產,並在水湳洞建設乾式製煉廠,處理含金硫砷銅礦。


1918年起至1932年期間,因產金量每況愈下,受到世界經濟恐慌影響等因素,礦山經營不易,鑛山歷經田中鑛業株式會社與金瓜石鑛山株式會社兩次改組經營。


臺灣鑛業株式會社


礦山最後在1933年被日本鑛業株式會社所收購,並創立臺灣鑛業株式會社,進行設備的汰舊換新,並於水湳洞全力建設大規模的全泥式氰化製煉廠及全泥式浮游選礦場,

形成以金瓜石採礦、水湳洞選煉的生產系統,新設備完成後,金瓜石鑛山之生產大增,成為當時亞洲第一貴金屬礦山。


1945年,二戰結束

國民政府接手金瓜石鑛山,成立臺灣金銅鑛籌備處,後改組為臺灣金屬鑛業股份有限公司,延續「以銅養金」的經營策略,直到1987年因長期經營不善而結束營運,目前為台電管理。

-

部分內容參考: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 


留言